Focus on Chips and Share Knowledge
数字IC设计10——verilog编写6(脉冲同步器) 数字IC设计10——verilog编写6(脉冲同步器)
数字IC设计verilog编写——6脉冲同步器 脉冲同步器首先在源时钟域进行信号翻转,在跨时钟域到des_clk,并进行边沿检测,即为dec_clk时钟域的脉冲,实现脉冲同步;脉冲同步器的使用中,快时钟的有效信号需要是单脉冲信号,并且两个
数字IC设计9——verilog编写5(无毛刺时钟MUX设计) 数字IC设计9——verilog编写5(无毛刺时钟MUX设计)
1.Glitch Free技术 在时钟切换时,需要涉及到时钟切换的MUX设计 glitch free技术(一种防止毛刺产生的多路选择器设计)问题 无缝切换需要解决两个问题:一是异步切换信号的跨时钟域同步问题,需要同步电路原理消除亚稳态;二是
数字IC设计8——verilog编写4(流水线握手协议) 数字IC设计8——verilog编写4(流水线握手协议)
1 流水线与握手协议 流水线在电路设计过程中,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实现方式,其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,当我们需要设计高速电路的时候,就需要用到流水线; 流水线的设计,就是指对延时较大的组合逻辑插入寄存器,把较大的组合逻辑拆分成几个时钟周期来完成,以
数字IC设计7——verilog编写3(边沿检测) 数字IC设计7——verilog编写3(边沿检测)
上升沿,下降沿检测电路,即针对输入信号的跳变进而输出判断结果,上升沿、下降沿可以分别进行寄存器打拍,而后相与或者相或; module edge_detect( clk, rstn, signal_a, pos_edge_flag,
数字IC设计6——verilog编写2(如何优雅的写出分频器RTL设计) 数字IC设计6——verilog编写2(如何优雅的写出分频器RTL设计)
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有关分频器的RTL设计,有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RTL代码并不完善,如何对RTL改进,优雅的写出RTL,让面试官对你的coding style有深刻的印象,并认为你的基础扎实; 下面先看这个例子: 使用Verilog语言编写7分
数字IC设计5——verilog编写1(分频器) 数字IC设计5——verilog编写1(分频器)
本次介绍的主题是分频器的电路实现,包括偶数分频,奇数分频,以及任意整数的分频器的RTL编写; 直接进入主题 1.偶数分频首先给出任意偶数分频RTL(以6分频为例)(不完善的) module div_even #(parameter N &
数字IC设计4——跨时钟域篇4(多比特处理) 数字IC设计4——跨时钟域篇4(多比特处理)
数字IC设计——跨时钟域篇4(多比特处理) 一、 两级触发器的问题 两级触发器存在的问题如果简单的按照单比特信号穿越方法各bit打两拍单独穿越,则会造成各个bit穿越时间不一致(寄存器对于每个信号的延迟时间不一样),则会造成另一个时钟域里面
数字IC设计3——跨时钟域篇3(单比特处理) 数字IC设计3——跨时钟域篇3(单比特处理)
数字IC设计——跨时钟域篇3(单比特处理) 下面介绍常见的单比特跨时钟域的处理方法 一、慢时钟域信号同步到快时钟域的处理方法: 两级寄存器同步慢时钟信号进入到更快的时钟域时(频率相差2倍以上),此时不用考虑快时钟域信号采样丢失问题,可以考虑
数字IC设计2——跨时钟域篇2(亚稳态) 数字IC设计2——跨时钟域篇2(亚稳态)
数字IC设计——跨时钟域篇2(亚稳态) 一、建立时间与保持时间前提条件:==对任何一种触发器,在时钟触发沿前、后的一个小时间窗口内,输入信号必须稳定。== 输入信号应提前时钟上升沿 (假设上升沿有效)T时间到达芯片,这个T就是建立时间Set
数字IC设计1——跨时钟域篇1(概述) 数字IC设计1——跨时钟域篇1(概述)
数字IC设计——跨时钟域篇1 一、时钟域概要1. CDC介绍CDC(clock domain crossing)检查(跨时钟域的检查)是对电路设计中同步电路设计的检查。非同步时钟没有固定的相位关系,这样Setup/Hold不满足而产生了亚稳